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0章 列队、号令、军纪(2 / 4)

&esp;&esp;黄来福满意地看着各人的神情,他又扫了大家一眼,这才一挥手,道:“出发。”

&esp;&esp;※※※

&esp;&esp;五寨堡内的营房,较马场相对较小,五寨堡的旗军如果训练,都是到堡外的较场上去。

&esp;&esp;而从这天开始,黄来福便领着一千余名旗军开始了紧张严格的训练。

&esp;&esp;依戚继光的练兵方法,训练分为几个阶段。

&esp;&esp;第一个阶段,是先列队,辨认各种旗帜号令,背读军纪军礼营规。

&esp;&esp;这第一个阶段,黄来福估计要花上两个月的时间,或许两个月时间还不够。毕竟现在五寨堡旗军内基本上都是百分之百的文盲。而且老兵不多,大部分是新兵们,要让他们熟知前后左右,辨认各种复杂的旗帜号令,背读各种繁多的军纪营规,是很不容易的。

&esp;&esp;不过这第一阶段却是非常重要,关系着以后军队的强弱,号令的统一。依戚继光的练兵方法,他就非常重视旗帜号令训练,他认为“号令、旗鼓皆治军之要。古今名将用兵,未有无节制号令,不用金鼓旗幡而浪战百胜者。”

&esp;&esp;为此,他制定了众多的行军、作战、宿营等各种号令,要求士兵务要记熟。不识字者就听队里识字的人教诵解说,到了操练对敌时,决对是字字依行。平时戚继光就经常抽背兵士,有一条记不住的,就要打一板子。如果各兵有犯小过该责打的,能背一条者免打一板。

&esp;&esp;如此反复练习,最后在实际的作战中,各官兵真正做到共作一个眼,共作一个耳,耳只听金鼓之声,目只看旗帜之色,夜看高招双灯。

&esp;&esp;若旗帜金鼓不动,就是主将口说要如何,也不许依从,就是天神来口说要如何,也不许依从,只是一味看旗鼓号令。如擂鼓该进,就是前面有水有火,若擂鼓不住,便往水里火里也要前去,如鸣金该退,就是前面有金山银山,若金鸣不止,也要依令退回。只有这样,才能强弱同奋,万人一心,攻坚摧强,无往不胜。

&esp;&esp;戚家军成军后所向披靡,打遍天下无敌手,也是和旗帜鲜明,号令统一分不开的。对于这个一代明将的做法,黄来福自然是依样而行。

&esp;&esp;在戚继光治军之前,大明的各种旗帜方位是用东南西北来表明,但此时的军队大多是文盲,不辩东西,谁知道东南西北方位是什么?戚继光治军后,就改用了更为实际的前后左右扬旗法,具体是:

&esp;&esp;当黄旗扬起时,就是中,列队的各人都要往中间看。在作战时,若举黄旗,就是中军欲变动,各队都要静听号令施行。

&esp;&esp;当红旗扬起时,就是前,列队的各人都要往前看。要是在作战时,若举红旗,就是前队兵要变动,前队听号令施行。

&esp;&esp;黑旗扬起时,就是后,列队的各人都要往后看。要是在作战时,若举黑旗,就是后队兵欲变动,后队听号令施行。

&esp;&esp;当青旗扬起时,就是左,列队的各人都要往左看。要是在作战时,若举青旗,就是左队兵欲变动,左队听号令施行。

&esp;&esp;当白旗扬起时,就是右,列队的各人都要往右看。要是在作战时,若举白旗,就是右队兵欲变动,右队听号令施行。

&esp;&esp;如果这五面旗都举了起来,各队就要肃立,准备听号令施行。旗点向哪方,大家就往哪方走,旗不定下就不停止,旗不伏下来大家就不坐。旗帜鲜明,号令统一,旗不起,脚下即是信地,虽天神来叫移动,也不许依从擅动。

&esp;&esp;除了旗帜外,戚家军中还有各种号令金鼓。各种的号令乐器有:锁呐、铜锣、孛罗,步鼓,擂鼓,鸣金,钹响等。

&esp;&esp;如果在军营中,各军官听到吹锁呐声响,就是主将大人要各个军官们来军中商议各种事务了。

&esp;&esp;如果听到铜锣声响,各个军士们就地坐下来休息。

&esp;&esp;如果听到孛罗声响,各个军士们就要起身,各人拿好自己的武器站好。

&esp;&esp;如果听到步鼓声响,各人就要往前前进,每点鼓一声走十步。

&esp;&esp;如果听到喇叭吹成单摆开声响,就是要各队各旗疏散开,每一小旗相平离一丈五尺左右。

&esp;&esp;如果在行军的时候,各人听到喇叭一阵响,就是伙夫要开始做饭了。吹喇叭二阵响,大家就开始吃饭了。喇叭三阵响,大家就开始扎营了。

&esp;&esp;如果在行军途中,各人听到金边的声音,探马便要立进出来,往各方前去侦察。

&esp;&esp;如果听到喇叭吹成天鹅声响,各个军士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